天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打造千亿级生物医药产业集群
天津大力推进生物医药产业发展,通过政策、人才、资金的扶持,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打造千亿级生物医药产业集群。
丹娜生物今年搬进了新厂房,生产和研发的面积比之前扩大了三倍多,研发条件的提升,让研发总监刘春龙,有了更多发展的空间,也让他更忙碌了。进入四季度,他带领的研发团队正在同步进行着50多个研发项目的科研攻关。作为公司的拳头产品,病原微生物耐药检测产品,现在已经进入蕞后攻坚阶段,本月就要实现成果转化。这些天,刘春龙和团队研发人员每天泡在实验室,全力推进项目进展。
丹娜生物的快速发展,得益于天津不断涵养的,生物医药产业生态。目前,天津已构建起涵盖生物药、化学药、医疗器械以及研发外包与服务等全领域产业链条。1500多家各类生物医药企业聚集滨海新区。眼下,丹娜生物已经建立起,六大核心技术平台,两大省部级企业重点实验室。10多个临床检测产品的成果转化项目,正在加紧生产。
以龙头企业为引领,丹娜生物所在的医疗器械子产业链上,一批中小微企业也迎来快速发展期。分子生物学教授常子嵩,当初就是看到天津生物医药完善的产业生态,才决定来津创业,主要从事核酸检测产品的研发生产。天津在人才、资金方面给予多项支持政策,企业今年又建立起了博士后工作站,常子嵩也多了一个导师的新身份,干劲儿更足了。今年企业成果转化迎来大的突破,3个核酸检测类新产品陆续推向市场,今年的营业收入,预计可以达到去年的三倍。
服务支持天津生物医药产业强链补链,天津从核心项目引育、研发能力提升、产业环境优化持续发力。天津国际生物医药联合研究院,作为生物医药领域综合性创新创业平台,已经直接孵化企业340多家。今年,联合研究院又有21家企业入驻。四季度,研究院正在与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联合共建生物医药工程实验室,吸引更多生物医药企业落户。这两天,董事长沈亚文正在抓紧推动生物医药产业基金的设立,进一步加大融资支持。
到2025年,天津生物医药产业规模将突破1000亿元,年均增长10%,成为国内领先的生物医药研发转化基地。作为生物医药产业的聚集区,眼下,滨海新区也正在制定方案,进一步完善产业链条,增强创新动力。这两天,科技部门的工作人员,走访企业,摸清需求,有针对性地制定扶持政策。(津云新闻编辑张麒麟)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版权声明:本文由天津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