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天津产业信息 > 正文内容

天津加快打造“津城”“濱城”雙城發展格局

admin7个月前 (09-30)天津产业信息99

  一市雙城,天津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大都市邁出新步伐。圖為美麗“濱城”。記者 吳迪 攝

  蜿蜒的海河貫穿天津城,一頭連接城市發祥地,一頭通往廣闊海洋,交相輝映的河與海孕育出了天津獨特的城市氣質,也見証了這片土地的滄桑巨變。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先后4次赴天津視察工作、出席活動,其中兩次親臨濱海新區,一系列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為天津的發展把脈定向、掌舵領航。

  牢記總書記囑托,近年來,天津將加快打造“津城”“濱城”雙城發展格局作為深入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打造世界級城市群的重大舉措,以新發展理念優化完善城市布局。城市建設告別“攤大餅”,“十四五”規劃中提出,打造緊湊活力“津城”和創新宜居“濱城”,推動形成優勢互補、分工合理、良性互動、協調發展的城鎮格局。雙城之間鋪展的綠色生態屏障,將成為生態建設的樣板區,增強城市發展的持續性和宜居性。

  一市雙城,比翼齊飛,從外延擴張走向內涵提升,天津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大都市邁出了新步伐。

  擁有便利的交通條件、完善的公共服務和豐富的文化資源,活力閃耀的“津城”吸引大量市場主體和人才聚集,近年來,服務業發展能級持續提升,產業發展載體不斷豐富。

  120歲的金街商業底蘊深厚,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使這裡寸土寸金。來自廣東的天河城集團就看中了和平路的資源,5年前,北方头部家天河城購物中心在這裡開門納客,受到眾多天津市民的青睞,每逢節假日,購物中心的日均客流可以達到20萬人次左右。

  幾年來,累計近百家首店、旗艦店品牌進駐天河城,涵蓋餐飲、體育、親子等多種業態。“我們希望給消費者提供更多新的體驗和消費場景,5年來不斷創新業態、調整升級品牌,很多有代表性的特色店鋪引起了較高的關注度,發揮了品牌的集群效應。”天河城購物中心運營推廣部經理王娜告訴記者,“經過長期的積澱,我們的會員數量和銷售成長很快,銷售額每年都有兩位數的增長,和入駐商戶實現了共贏。”

  優化商業布局、推進業態調整、盤活閑置載體……走過百年的金街魅力不減,輻射能力進一步增強。2018年,金街被商務部確定為全國首批步行街改造提升試點街區之一﹔2019年,獲評國家4A級旅游景區﹔2021年,成為全國示范步行街。經過一系列改造,金街的業態品質、消費場景、街區環境都有了明顯提升,商旅文融合更加緊密。未來,和平印象城、國金購物中心等重點商業項目也將在此落戶,為天津百姓帶來更多高品質、多樣化的購物休閑體驗。

  瞄准培育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的目標,“津城”正著力打造意式風情區、金街、五大道等8大地標商圈和萬達—愛琴海、大悲院等14個目標商圈,幾年來吸引了眾多國內外知名品牌進駐,連續舉辦的海河國際消費季等促消費活動也讓市場更加活躍。

  “比如政府的消費券補貼,力度是非常大的,尤其在新冠疫情發生之后,對商戶銷售的復蘇和購物中心整體的運營都提供了支持。”王娜表示。

  除現代商貿外,近年來,“津城”還圍繞金融服務、設計服務、健康服務、高端商務、智能科技、數字經濟等重點領域發展高端服務業,集聚市場主體,建設城市功能區,形成特色鮮明、業態高端、功能集成的發展標志區。

  在設計產業領域,天津已擁有相關企業近1.7萬家,設計綜合實力居國內前列。為充分發揮傳統優勢,推動產業向價值鏈高端延伸,天津提出打造“設計之都”的目標。隨著相關設計方案的公布,在東麗、津南、河東、河西四區交界之處,天津“設計之都”核心區海河柳林地區揭開面紗,這裡將主打數字設計、智慧設計等產業,以智慧城市和生態宜居為主要特征。

  今年5月,華兆路二期(台兒庄南路—國盛道)項目正式開工,這也是天津海河柳林“設計之都”核心區綜合開發PPP項目中首個開工的子項目。根據規劃,該PPP項目將實施設計產業配套設施、新基建智慧城市設施、市政基礎設施、公共服務配套設施、綠色生態設施5大類共80余個子項目,眼下,藍圖正逐步變為現實。

  從“設計之都”核心區出發沿海河向南,會邂逅“津城”又一重要標志區域──國家會展經濟片區。北方規模蕞大的國家級展館去年在津南區拔地而起,國家會展中心(天津)一期投入運營一年多來,已舉辦綠色建筑展、國際汽車展覽會、全國糖酒會等近30場展覽、會議、活動,在推動周邊配套設施和服務不斷完善的同時,也為這座城市帶來滿滿人氣。

  連接起會展與先進制造、旅游、文化、體育等多個產業,國家會展經濟片區將助力天津打造綠色高質量發展的北方國際會展城。“國家會展中心(天津)將服務和承接好國際化的展覽、會議以及國家級行業協會舉辦的大型展會。針對天津發展的特點,著重引進工業、消費類展會,促進產城融合。”國家會展中心(天津)有限責任公司展覽部副總經理宋明春表示。

  “濱城”:開放包容 綻放“津彩”

  “津城”以東,是為“濱城”。雙城並進的軌道上,轉換“角色”定位的“濱城”,如何在協作、共享中,履行一座城的職責,唱好“雙城記”?

  一份戰略圖譜給出了答案。“十四五”期間,濱海新區落實雙城發展戰略,錨定“創新立區”“制造強區”“改革活區”“開放興區”“環境優區”5個方面,發展實體經濟、推進改革創新、提升基礎設施功能、補齊公共服務短板,向著生態、智慧、港產城融合的宜居宜業美麗“濱城”邁進。

  2019年1月,習近平總書記來到天津濱海—中關村協同創新展示中心,觀看了飛騰芯片、麒麟操作系統等產品展示,並強調,自主創新是推動高質量發展、動能轉換的迫切要求和重要支撐,必須創造條件、營造氛圍,調動各方面創新積極性,讓每一個有創新夢想的人都能專注創新,讓每一份創新活力都能充分迸發。

  “習近平總書記看了麒麟的產品,我們特別自豪,始終牢記總書記的囑托,創造條件,努力創新。”麒麟軟件有限公司董事長諶志華坦言,操作系統的產業生態環境對上下游依賴性高,幸運的是,身處濱海高新區的中國信創谷,左鄰右裡不乏飛騰這樣的“同道中人”,大家經常“串門”,開研發會、商量合作事項。

  2021年,飛騰、麒麟軟件、中國長城和中國電子雲4家公司聯合發布PKS行業解決方案。目前,飛騰CPU、銀河麒麟操作系統和全流程全環節立體安全防護的“PKS體系”,在醫療、能源、金融等領域廣泛應用。

  濱海新區副區長張桂華介紹,中國信創谷聚集了以飛騰、麒麟、曙光、360為代表的千余家企業,擁有市級以上研發機構43家,完善了從CPU、操作系統、數據庫、超算、網絡安全到整機終端的信創全產品鏈條,打造天津信創領域“國之重器”。目前,濱海新區已建成信創、高端制造、航空航天等8個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形成石油化工、汽車及機械裝備制造、新一代信息技術、新能源新材料等4個千億級產業集群,2021年工業總產值突破1萬億元。

  立足“津城”“濱城”雙城發展格局,在濱海新區由產業園區向“濱城”轉變過程中,如何破解民生短板突出、城市活力不足等問題?城市更新無疑是融入新發展階段、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戰略選擇。

  可以說,“濱城”煥新的實踐開場了。

  “‘濱城’的定位是提升城市綜合配套能力,經過反復研判,我們確定了舊工業園區、舊城區、軌道交通站點周邊、海河發展軸線4處區域、10個重點項目,編制《城市更新操作細則》等多項配套政策,涉及土地開發、基礎設施建設、項目招商和歷史文化資源保護。”市規劃資源局濱海分局詳細規劃室工作人員劉鵬飛告訴記者,這10個重點項目佔地面積約445.3公頃,總投資不少於330億元。目前,6個項目挂牌落地,塘沽南站片區新城家園老舊小區改造工程已接近尾聲、新河租賃式住宅正加緊施工……

  劉鵬飛舉例說,塘沽南站片區地處於家堡區域,這幾年人流聚集,對綜合服務配套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此次城市更新,這裡將引入耀華中學濱海學校優質教育資源,新建7條市政道路,上海道、新華路、新港路等可實現互通,塘沽南站片區將與天鹼、外灘和解放路地區串聯成一個整體,促進產城融合。

  為了提升片區功能,濱海新區採用市場化方式,引入企業擔當項目實施主體,前期負責投資開發,后期享有全生命周期的運營權。前不久,濱海新區發布鼓勵和支持社會資本參與市政基礎設施、城市更新等領域投資建設的政策措施,並列出2022年首批重點城市更新項目清單,涵蓋洋貨市場、華北陶瓷、皇冠半島(大沽化)、中海產業園4個片區。

  市規劃資源局黨委委員、副局長羅平表示,一批城市更新項目加速落地,補齊民生短板,讓居民生活與產業發展相結合,培育新經濟增長點。現在,濱海新區繼續醞釀創新方案,在生活配套、生態建設、產業發展上制定指標體系,出台差異化政策,使雙城聯動發展、錯位發展、競相發展,形成分工合理、功能互補、協同高效的空間布局。

  “津城”擁有歷史底蘊,古今交融﹔“濱城”發端臨海之濱,開放包容,雙城互聯互通更便捷、生態格局更完善、產業布局更合理、生活環境更宜居。天津,這顆渤海明珠,正涌現出澎湃動能,綻放璀璨光芒。(記者 馬曉冬 王睿 吳迪 攝)

  天津兩會側記丨牢記囑托 深學篤用 海河兒女奮楫揚帆謀新篇

  天地風霜盡,乾坤氣象和。希望的種子已經播下,從代表委員到1400萬海河兒女,始終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殷殷囑托,深學篤用、敢於擔當,正朝著新的目標大步向前,為輝煌燦爛的明天砥礪奮進…

  “來津報備”可在線辦理 “津心辦”隨時填更省事

  近期很多市民和來津人員都很關心來(返)津報備的問題,天津政務服務移動端“津心辦”APP、微信小程序、支付寶小程序蕞新上線“來津報備”功能,來(返)津人員不用再跑腿去社區,隨時隨地在任意一端掌上報備即可…

  不負春日好時光 櫻桃花開俏爭春

  “小兔拔拔”叫響地裡的“金疙瘩”

  人民日報社概況關於人民網報社招聘招聘英才廣告服務合作加盟供稿服務數據服務網站聲明網站律師信息保護聯系我們

  人民日報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舉報郵箱:

  人民網服務郵箱: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舉報郵箱:rmw

  人 民 網 版 權 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版权声明:本文由天津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5年!小而精、有特色、有灵魂:天津要打造30个主题园区

5年!小而精、有特色、有灵魂:天津要打造30个主题园区

  由内容质量、互动评论、分享传播等多维度分值决定,勋章级别越高(),代表其在平台内的综合表现越好。   原标题:5年!小而精、有特色、有灵魂:天津要打造30个主题园区   主题化、特色化、专业化成为园区发展的重要趋势。   日前 ,天津出台《天津市主题产业园区建设实施方案(2021—2025年)》(以下简称《方案》),明确提出着力...

中国信创园区政策及现状报告

中国信创园区政策及现状报告

  √ 信创园区的产生不仅是信创产业发展的必然结果,还是“十四五”时代背景下的战略产物。在信创产业热度居高不下和“十四五”时代背景下,信创园区的未来发展前景愈发广阔。   √ 各地政府积极发展信创园区,仅2021年,全国共发布27部相关政策,尤以“十四五”为主题的政策为主。从信创园区政策来看,经济发展水平与信创园区关注度之间存在密切联系。   √ 根...

中新天津生态城与东疆综合保税区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中新天津生态城与东疆综合保税区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中新天津生态城管委会和天津东疆综合保税区管委会日前举行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双方将充分发挥东疆“特色产业突出”和生态城“产城融合示范”的区域优势,形成优势互补、共建共享的协同发展格局,共同打造跨区域合作的典范,构建新区北部经济社会发展新引擎。   签约双方坚持“产业互融、功能互补、渠道互通”,围绕自贸创新、文化旅游、规划建设等领域,通过谋划13个合作项目,实现互惠互利...

为工业园区数字化转型赋能

为工业园区数字化转型赋能

  ~~~渤中26-6油田距天津市约170公里 连续3年勘探发现3个亿吨级油田   市财政落实国家稳粮红利政策~~~   气化外输天然气15亿立方米(图)   1至2月 中国石化天津LNG接收站~~~   7.88亿元进出口货物享RCEP红利   多措并举助力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

产业特色鲜明、带动能力强天津加快培育产业主题园区

产业特色鲜明、带动能力强天津加快培育产业主题园区

  把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在津沽大地上   主持人:日前,市工信局发布2022年度市级产业主题园区名单,来自滨海新区、东丽区、武清区、河东区等10个园区上榜,涉及汽车、生物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等产业领域。这些产业主题园区聚焦某一重点产业链,发挥园区内龙头企业引领带动作用,不断完善产业链和产业生态,推动园区内企业共同发展,为本市现代工业产业体系构建提供有力支撑...

光大银行天津分行走进京津电子商务产业园开展专场银企对接会

光大银行天津分行走进京津电子商务产业园开展专场银企对接会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支持实体经济重点领域的决策部署,光大银行天津分行于10月13日走进京津电子商务产业园开展光大银行专场银企对接会。   天津分行原洪志副行长、朱沁宇副行长,分行相关部室、武清支行负责人陪同,电商园副总经理韩鹏及10余家园区企业参会。   韩鹏副总经理对分行一行的到访表示欢迎,他表示京津电商产业园目前已经逐步形成了六大主导产...

公告〉天津健康产业园全自动生免凝血蛋白流水线及相关设备采购项

公告〉天津健康产业园全自动生免凝血蛋白流水线及相关设备采购项

  本全自动生免凝血蛋白流水线及相关设备采购项目已由项目审批/核准/备案机关批准, 项目资金来源为其他资金1844万元,招标人为天津健康产业园发展有限公司。本项目已具备招标条件,现招标方式为公开招标。规模:本项目共3包;第1包:全自动化学发光分析仪2台、全自动生化分析仪2台、 全自动凝血分析仪4台、特定蛋白分析系统2台;第2包:生物安全柜9台、双人通风橱1 台、双人洁净工作站2台;第3...

天津市河西区:发展十大产业开创崭新局面

天津市河西区:发展十大产业开创崭新局面

  出席天津市十七届人大六次会议的河西区委书记李学义、区长胡学明向记者透露,2022年,河西区将贯彻“稳字当头、稳中求进”重要要求,立足“一基地三区”功能定位,大力发展总部经济、数字经济、平台经济,着力在产业发展上下功夫见实效,重点发展十大产业,推动河西区高质量发展开创新局面。   “新的一年,河西区将把优势产业做强、把新兴产业做大、把传统产业做优,坚持做强主业与多业...